客服中心
深圳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
秋日午后,阳光斜洒在茅洲河(宝安段)水面上,柔风拂面,碧波荡漾。“茅洲河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之前这里又黑又臭,近几年茅洲河的水质变好了,还修建了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居住在洪桥头村20余年的市民刘女士望着眼前越来越清澈的河水,满眼欣喜。如今,茅洲河沿岸焕然一新,水清岸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这是一段目标清晰、不断接力的绿色航程。为加快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去年深圳开展了“利剑一号”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完成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整治目标,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今年4月,深圳“利剑二号”再次出击,以涉气与涉水的工业污染源为重点整治对象,全面实施最强硬的环境监管执法措施,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碧水蓝天。
四大措施,重拳打击排污企业
“执法是环保工作的‘利器’。” 4月3日,在深圳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启动仪式上,深圳市副市长黄敏表示,执法者既要“亮剑”,更要“出招”,以铁的要求、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让破坏环境成为一条踩不得、碰不得的“红线”,当好“绿色卫士”,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
当天,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初汉对“利剑二号”行动作了部署,要求各相关单位紧盯“四个100%”目标,即涉水污染源100%具备达标能力,“小散乱污”100%无回潮,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100%有效整治,工地扬尘100%有效管控。
于是,一场大型查处违法排污行动迅速展开。市人居环境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去年,“利剑二号”行动覆盖面更广、执法更严、措施更到位。今年全市环保部门对涉水工业污染源、“小散乱污”企业、涉VOCs企业、涉锅炉企业、扬尘工地等污染源实施“体检式”排查、“休克式”整治、“一证式”监管、“点穴式”执法等四大措施,重拳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全面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利剑出鞘,护绿成效初显。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全市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行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184宗,拟处罚金额1.48亿元,其中取缔关闭97家,实施查封扣押577宗,限产停产164宗,移送行政拘留48宗,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30宗。
突击执法,严查夜间偷排直排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为严厉打击企业利用节假日、夜间实施偷排直排等违法排污行为,市人居环境委于4月26日开展环保专项执法“利剑二号”夜间突击执法检查行动。
4月26日20时许,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7楼会议室灯火通明,伴随着一声哨响,执法组迅速出击,在朦胧的夜色中,扑向各自的目标企业。
“走进该公司厂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气味,整个厂区被烟尘笼罩,大量化肥以及废料散于路面。厂区内,卸装车轰鸣声此起彼伏,灰尘不时从地面腾起。”执法人员介绍,当晚,执法组发现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化肥装卸过程中未采取封闭措施,厂区各类废液未做防腐等措施,执法组当场责令该企业停产整改。
开盖、打水、闻味、装瓶、送检……执法人员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排查一家家涉水工业污染源。当晚,全市环保部门同步开展夜间突击检查行动,共出动13支执法队伍,以“五河”流域内的重点监管企业为主要对象,严厉查处工业企业超标排污、偷排直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共检查企业131家,发现问题19家,拟立案处理5家,停产整治两家。
联动执法,查处多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件
环境执法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的“铁齿铜牙”,更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一柄“利剑”。
在“利剑二号”行动中,执法人员连续查处多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典型案件。5月9日下午,龙岗区环保和水务局与龙岗区公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前往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联合行动。
“推开铁皮大门,只见50米长的巷道随处堆放着五金件,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墙体斑驳的大车间,11名工人正在作业,巷道尽头左拐有8座石头砌成的污水池,池外的废水溢流沟直接排放到厂界外雨水沟。”执法人员介绍,上述公司涉嫌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私自建设五金制品加工项目并投产,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厂界外雨水沟。
当天,龙岗区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环保部门现场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五金制品加工项目生产加工作业;公安部门对该公司负责人和直接偷排的员工实施刑事拘留,并进一步开展侦查。
如今,环保排查、公安侦查、司法跟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联合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模式在深圳正成为常态。
交叉执法,改善跨界河流域环境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