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
小米解禁:顺丰高通李嘉诚亏多少 还有人大赚500倍?
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小米上市以来表现惨淡,如果以今日低点计,小米股价已经暴跌39%,市值蒸发逾1500亿港元。而今日超30亿股面临解禁,尽管雷军承诺未来12个月不出售持有股份,但今日小米开盘仍然大跌5%,目前小米跌幅收窄至不足1%。那么,上市半年来,小米业绩如何?公司股价表现如何?将有多少股面临解禁压力?投资者账面亏损盈利情况如何?
小米暴跌39%,市值蒸发逾1500亿港元
1月9日,小米IPO整半年。今天小米开盘股价为10.64港元,创下新低,最新总市值 2536.21亿港元。开盘前,小米集团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承诺365日内不出售拥有的公司股份。此外将有30多亿股限售股解禁。
在小米上市首日晚间,雷军曾放话:“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但是现实残酷。IPO定价为17港元的小米,首日就遭遇破发。上市第一天开盘跌了2.53%,报价16.6港元,收盘下跌1.18%,收报16.8港元。
之后除了在7月的几个交易日中,小米股价曾突破20港元,最高达到22.2港元外,大部分时间,小米的股价都处于破发价。
面对小米的破发,雷军的心态比较乐观。他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大市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
30亿限售股解禁压力来袭?或许不止
1)小米于去年7月9日上市,基石投资者等半年禁售期今日解禁。据招股书资料,高通、中移动(00941)等7名基石投资者合共持有约2.5亿股股份,惟该等公司以17元入场,售股意欲未必高。但据内媒报道,小米首批员工期权也于今日起解禁,翻查招股书,上市前授出购股权的行使价介于0至0.34美元(约2.66港元),料公司股价短期或受压。
2)员工激励股权又有多少?
员工激励股权又有多少股呢?根据小米招股书以及香港经济日报总结,激励股权大约25亿股,持仓成本为2.66港元以下,而由于授出日期不同导致25亿股非全部可以执行。
3)上市前投资者又有多少呢?
根据小米招股文件,单计算集团的基础投资者,以及曾经在上市时售股的上市前投资者,包括恒隆(0101)主席陈启宗家族旗下晨兴、创办人黄江吉等,都有权在小米上市半年届满后,可出售至少约6.28亿股,至于其他上市前投资者,据联交所要求,仅需在小米上市首半年保留至少50%持股,意味实际可能出售的股数更不止此数。据彭博估计,涉及股数达30亿股。(数据不代表真实数据,比如晨兴资本限售股为12个月)
而香港经济日报测算,上市前投资者大约为44.65亿股,而小米今日发布公告表示控股股东及周受资承诺1年内不出售,也就是说至多21.82亿股可以解禁(晨兴资本持股未计算在内,其中晨兴资本9日解禁3.8亿股)
2011年5月,小米完成A轮融资1 025万美元,雷军参与300万美元。2011年9月,小米完成B轮融资3 085万美元,雷军又参与300万美元。同时,雷军还是小米重要投资机构顺为资本的创始合伙人。这些早期布局后来奠定了IPO前,雷军股权的基本盘。
从小米招股说明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雷军通过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与Smart Player Limited控制上市主体小米集团(开曼群岛)31.4%股权。
小米6轮融资发行的全部是优先股,占总股本的50.1%。优先股没有投票权,即便转化为普通股也只能是1股1票的B类股。其中,雷军拥有22.83亿股的B类股权。招股书未有显示周受资持股,但指出他持有5,000万股B类股份购股权,行使价0至1.0225美元。
也就是说雷军承诺不坚持,雷军及周受资共计23.33亿股将不会解禁。
也就是说上市前投资者本次解禁最多21.82亿股,股价在0.0195元-15.8301元不等。
综上来说,粗略计算,小米本次解禁股在20亿股-50亿股之间。(本次数据已将控股股东优先股去掉)。
解禁压力在哪?有人大赚500倍?
1)小米上市满半年,意味上市前投资者、基石投资者股份陆续解禁。小米昨日收盘价仅11.1元,基石投资者以招股价17元入场,和其他新股、上市后投资者齐齐潜水,售股意欲未必高。也就是说基石投资者2.52亿股解禁压力不大。
2)小米首批员工期权大约25亿股,翻查招股书,上市前授出购股权的行使价介于0至0.34美元(约2.66港元)。虽然并不是25亿股全部可以解禁流通,但公司股价压力不容小觑!
3)大部分上市前投资者入场费仅3元,有的甚至低到0.0195元,套现利润以倍数计,有足够诱因沽货离场。如果以0.0195元入手计,按照昨日收盘价,有上市前投资者已经大赚568倍。
根据小米招股书,小米上市前共有9轮融资,除了2014年至17年的F系列融资以外,其余8轮融资的入场费较招股价范围中间价(即19.5元),折让84.24%至99.9 %(见下表),意味相关投资者,每股入场费最高仅3.07元,以昨日收盘价11.1元仍能为相关投资者带来2.6倍至逾500倍回报。
顺丰、高通、李嘉诚等都赔了多少?
持股小米这件事上,由于公众持股比例比较小(5%),恐怕亏损最大的就是一批基石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曾几何时,香港首只同股不同权新股小米上市时一波三折,估值一削再削,加上当时中港股市投资气氛开始逆转,当时仅获7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约2.5亿股份,它们分别为中投中财娱乐、国开行、顺丰、中移动(00941)、招商局、保利及高通。(见下表,单位港元),有关股份设半年禁售期。其中,亏算最大的是中财娱乐,亏损额5.2亿港元,按昨日收盘价计算,亏损比例皆为35%。如果今日未能抛售离场,按14:30收盘价计算,7大基石投资者将亏损38%。
除了基石投资者,不少大户亦据报在IPO期间认购小米,当中包括北京投资管理公司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美国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旗下一家基金等,但有关股份不设禁售期,不排除部分投资者已趁高套现。
值得留意,长和(77.35, -0.15, -0.19%)系大股东李嘉诚亦有透过李嘉诚基金会投资小米3000万美元,若其持货至今,账面损失将逾8100万元。
除了限售股解禁潮来袭,小米业务发展面临瓶颈,大行也纷纷砍价。
第三季财报胜预期,但海外市场增长放缓
小米集团(HK.01810)于11月19日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也是小米今年7月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报告期内,小米营收同比大涨49.1%至508.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17.3%至29亿元人民币,这两项主要业绩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此外,国际业务、IoT及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在本季同比收入增幅分别为112.7%、89.8%、85.5%。
在财报发布后的媒体采访中,小米首席财务官、高级副总裁周受资对表示,今年9月份,小米手机已经打通5G手机,明年有可能在欧洲发布5G手机。他还称,小米对美国市场一直保持关注,正处于积极准备状态。
根据2018年小米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海外市场成为小米主要的增长点,也逐渐成为小米的营收支柱。
前三季度中国销量同比增长只有6.4%,海外增长在100%以上。仅就第三季度而言,小米在中国市场下滑11%,海外大增61%。
今日市场传言,小米将在近年急速增长的印度市场面对竞争,根据Counterpoint显示,小米在该国的市场占有率按季递减,至去年第三季更跌至27%,仅比韩国三星高出5个百分点。在此之余,亦有传小米曾经向基金界放风,调低印度市场的增长预测,亦为小米的股价前景添不明朗因素。
大行一致看衰小米
昨日,多家大行唱衰小米,小米沽空比率更是高达32.7%,为上月中以来高位。
小米昨成交达10.3亿元,股价低见11.06元,收报11.1元,全日挫7.5%,较上市价累跌34.7%。该股昨日沽空也达3.4亿元,沽空比率为32.7%,为上月中以来高位。
摩通昨发报告,将小米评级由‘增持’下调至‘中性’,并将目标价由18元大削至10.5元,较昨收市价有5.4%的潜在跌幅。摩通指,上季内地智能手机需求恶化,料今年仍将艰难。该行预测在难以提升市占率的情况下,小米今年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将按年下滑12%,内地月活跃用户(MAU)增长亦停滞。
摩通续指,随着月活跃用户增长受限,小米在中国的广告及游戏等核心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将放缓,互联网服务业务增长今年将放缓至25%至30%。
德银则将目标价由21.4元下调至18.6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认为,宏观经济偏弱及智能手机市场环境严峻,对小米盈利造成压力,禁售期结束也将令股价在短期承压。
辉立证券衍生市场经理林日文指,除小米上市首日外,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米的沽空成本已经降低,近期没有见到有哪一类股的沽空需求增多或货源难求。据本报初步了解,未计一次过借股登记费270元左右,借货沽空小米的年息约为8厘以上,每日成本按5手计过夜4至5天的利息支出约10多元,借出股份者也收可收年息约2至5厘不等。52RD.com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admin_52RD 相关推荐: